今天是3月20日,116年前的今天,醴陵籍近代民主革命家杨卓林英勇就义,他用31岁的短暂生命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的壮歌。 杨卓林,1876年出生于湖南醴陵王仙镇申熙村(原黄沙杨林),因家境拮据,他自幼随父经商,少年时体格魁伟,勇武仗义。他喜欢阅读兵书及中外战争史书,有一次读到激动处,拍案狂呼:大丈夫生不封万户侯,当赴锋镝死耳,安能与乡里小儿讨无谓生活哉!由此可看出他不凡的志向。
1893年,杨卓林投入清军江南福字营当目兵,第二年随军北上参与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任清军武卫左军队官,开赴京津,抗击侵华八国联军。他奋勇杀敌,在张家湾战役中,刺死敌军多人。帝国列强肆意侵略中国的事实,使杨卓林认清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和清王朝统治的腐败,遂萌发了反帝革命思想,愤然离开清军,遍游东南各省联络会党。两年后,入南京将备学堂学习军事。学习期间,德国提出将南京的狮子山划为租借地,两江总督周馥欲允诺,杨卓林对此极为愤慨,说:“国家土地,不可以尺寸与人,否则以卖国论罪”,并倡议刺杀周馥。此事为周馥探知,租借一事作罢,但周馥便欲将杨卓林置之死地。陶森甲时任南京将备学堂提调,素来器重杨卓林,他将周馥的阴谋密告于他,劝杨卓林勿作无谓牺牲,并资助他赴日本留学。
1905年,杨卓林进入日本高等警监学校学习,他经常到横滨向广东人李植生学习研制炸弹,为武装反清作准备。他在日本深受中国留学生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曾与孙中山、黄兴会面。他听孙中山演说三民主义,他所论军事问题也深为孙中山赞许。不久,他加入同盟会。同年冬,日本政府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林卓林与姚宏业、宁调元、陈天华等组织反对“取缔规则”斗争,鼓动留学生回国革命。1906年3月姚宏业自投黄浦江死难。杨卓林闻讯后悲愤交集,同年夏天偕李发根和廖子良回国,组织力量,准备在长江流域发难。
1906年12月4日,萍浏醴起义爆发,杨卓林在南京响应。起义失败后,他并不气馁,继续为革命奔走。他联络扬州会党首领,密谋暗杀新任两江总督端方。但消息被混入会党的端方密探得知,杨卓林、李发根和廖子良三人携炸弹到扬州后被捕,押解至南京。
次年1月,端方命要员朱恩黻审讯,杨卓林慷慨陈词:“杨卓林,革命党,从政治革命阅欧史。法国卢梭云:‘不自由,毋宁死。’佛家云:‘众生一日不出地狱,即余一日不出地狱。’白种迫我黄种,卓林心存保黄种之议,俟百年史家评论。”朱恩黻为杨卓林的爱国精神感动,回报端方说:“卓林罪涉疑似,必欲诬杀,宁免我职。”,此事很久没有判决。警监何黻章欲邀功,力言杨卓林罪证确凿。最后端方亲自审讯,杨卓林边骂边起身,掀翻案桌,愤然道:“此事与彼二人无涉,我志不遂,死耳,天下岂有畏死杨卓林耶?速杀我,毋及无辜。”端方判决杨卓林就地正法,李发根、廖子良监禁五年。杨卓林于1907年3月20日在南京英勇就义。1912年,经孙中山批准,黄兴派人护送杨卓林的灵柩从南京玄武湖迁葬于长沙市岳麓山。
缅怀一代英烈杨卓林,虽然他已距离们一个多世纪,但他的英雄事迹被历史铭记,他的“不自由,毋宁死”的革命豪气和爱国精神永放光芒,永远值得炎黄子孙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