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媒体

醴陵市博物馆“十三·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6-12-8 责任编辑:醴陵市博物馆

(一)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遵循文物工作规律,以县城经济的发展为依托,继续大力推动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继续加强文物维修和保护管理基础性工作;继续完善文物保护管理的城乡网络,提高文物管理的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突出强调文物的开发利用,激发基层政府和民间投入文物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为全域旅游事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

(二)规划目标

    “十三·五”期间,文物博物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完成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抢救性修复;升级、公布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继续搞好一部分文物保护单位的开发利用工作;完善库房设施建设,做到馆藏文物的科学防护;继续搞好文物勘探调查,征集文物、充实文物馆藏;逐步完善办公条件,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参与省、市文物部门的学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队伍建设;继续推动文物“五纳入”工作,以此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三)规划要点

1.继续加强对《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市人民的文物意识。“十三·五”期间,继续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形式,让《文物保护法》成为普法的基本内容,让文物法律、法规知识真正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为文物博物馆事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和舆论环境。

2.基本完成辖区内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的修复工作,结合自然景观,升级、公布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打造醴陵人文景观的精品。

1完成以起元塔为代表的一批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工程。起元塔是我市的最高的古塔,是城区重要的文化景观之一。201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深月久,该塔自然损毁十分严重,随时有崩塌的危险。争取在省文物局和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该塔进行抢救性的全面维修,彻底恢复该塔的历史风貌。同时,还对其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修建利于游客参观和市民休闲的附属设施。此外,还指导有关单位筹集民间资金,完成彰仙观、宝源禅寺、孝肃公庙、易氏宗祠等祠堂庙宇类文物的维修。

2对东富寺和先农坛的陈列展览进行提质改造。东富寺和先农坛是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两个重要旧址,布设在在里面的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事迹陈列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设计的。其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已经非常落后,无法满足当今游客的需要。为此,需组织专家对这个陈列进行了重新设计,运用现代化的艺术手段进行布展。

3抢抓机遇,全力以赴,完成我省第十批省保和第八批国保的申报。完成耿传公祠、红官窑、孙家湾窑址、袁昌英墓、西山天符殿、醴陵火车站旧址、醴陵文庙共七处申省保的材料,同时完成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先农坛、东富寺、醴陵火车站旧址、醴陵文庙,以及陈明仁故居、红官窑、耿传公祠共七处申报国保的材料。

3.完善基本设施,提高藏品保护、陈列展示和社会教育的水平。

(1)馆舍设施建设,以陶瓷博物馆和先农坛为主体,设立市博物馆。一方面在硬件设施上发挥优势:瓷谷及陶博的地理位置及服务设施在省内均列前茅,进一步整合后可以达到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场馆规模。另一方面在软件上可以实现飞跃:经过4年运营,瓷谷及陶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发挥优势后,可望实现“两个提升”:一是级别提升,由国家三级博物馆升为二级,二是获得国家免费开放补助经费大幅提升。

(2)提高服务水平。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全域旅游、全市重大活动及文博工作自身需要提高工作水平。

(3)文物征集。全市范围内征集民俗、社建文物、陶瓷生产工具,充实馆藏。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职工业务素质,适应文物事业发展的需要。制定业务学习计划和人员培训计划,针对性分批次组织职工到省、市文物部门进行培训。

二O一六年十二月八日